纹身,海誓山盟的切肤方式 二
注:点击图片跳转到下一张
“不纹身不是良家闺秀”。这是一条约定俗成的戒律,在古印度象一柄神剑,法力无比。多少妙龄少女从记事之日起,就要忍受痛苦,经受纹身的考验。即便是时至20世纪末的今天,这一古老的陈规陋习,仍像一道神圣的咒语,紧紧地罩在那些纯真的村姑少女的头上。印度的女人刺青,以其人数之众、地区之广而论,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地区、民族相比,恐怕仍执“牛耳”。
在印度的众多土著民族中,无论是偏僻的乡村,还是人声鼎沸的集市,到处摆设着纹身的摊点。在这些摊点的旁边围着许多花枝招展来纹身的姑娘们。经过一番询问和选择,双方便正式开始“买卖”永久性的“终身首饰”。
女人就得纹身,不纹身就要沦落到地狱受苦受难受折磨,遭人遗弃。纹身就能享受到天堂的快乐,就能被人爱,就能得到幸福的爱情。印度的恰蒂斯格尔的女孩从4岁到16岁期间,就要开始针刺身上的每一个部位。尤其是到了16岁以后,姑娘有了心上人,就要在手臂上精心刺上心上人的名字及自己的名字,意为白头到老,永不变心。
标签: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