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族纹身的崛起 一
注:点击图片跳转到下一张
“Moko”(毛利族的纹身制),这种纹身艺术,一直是新西兰毛利族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纹身被视为美丽和归属的标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第一波欧洲人来到大西洋探险的时候,他们被这些岛上土著居民们脸上和身体上的纹身所震惊,从东部的拉帕几努,到北部的夏威夷,到西部的萨摩亚,再到南部奥特亚罗瓦(毛利语对新西兰的称呼),这些地方的语言、神话、和价值观念很相似, “Tatu”或者“tatau”被用来称呼这样的身体装饰艺术:针刺或者刀割皮肤,然后在上面上色。18世纪,水手们将这个词传播到了北半球。
在古代,毛利族男性在脸上纹身被视为一种成年和成就感的标志,同时也是一种明显的献媚的装饰品。一般情况下,毛利族男性的脸部纹身从前额延伸到喉咙的位置,很像是一个面具,这样的纹身可以使脸部棱角更加突出,弥补脸部的不足,武士们纹上这样的脸部纹身,会更具男子气概;而僧人们或演说家们,会更加足智多谋。因为毛利族的纹身是一项痛苦并且很严苛的艺术活动,再加上毛利族原始的纹身技巧,这使得纹身被视为一种勇敢者的标记,脸上的纹身线条越多,则这位纹身者越发勇敢。毛利族纹身不像大西洋其他民族那样用类似梳子之类的纹身工具将纹身色料按进皮肤,而是使用类似手术刀之类的凿子,在脸颊、额头、眼睑和下巴的位置凿出纹身图案。这种纹身工具很疼,且会留下明显的疤痕。
在毛利族纹身中,从没有出现过相同的脸部纹身图案,这种纹身是有性别区分的——毛利族女性的脸部纹身通常从前额中间开始,延伸到鼻孔,再下移到上下嘴唇,并且下巴上是纹身图案还会延伸到喉咙的位置。大部分毛利族女性会选择在下巴上纹身,这种纹身样式曾贯穿于整个殖民地时期,我看到过这样的一位,她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如今下巴上还保留着这样的纹身图案。毛利族女性一直都有脸部纹身的传统,尽管在这一传承的过程中,遭到传教士的反感,移民者的诽谤,陌生人鄙视的眼神和恶意的评论,但是她们还是将这一纹身习俗传承了下来。
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审美。这种纹身让脸部更有魅力,纹过的眼脸和嘴唇会更加吸引人,并且技术独到的纹身师才能够通过纹身来弥补脸部的缺陷,使其产生美丽的幻觉。这种美丽的幻觉会永远的隐藏在皮肤里和纹身图案中。